青岛海关实现46种监管证件联网核查,企业无纸化申报更便捷
企业从事进出口贸易时,常常因为复杂的监管证件办理流程而感到苦恼。然而,青岛海关近期推出了新的措施,大大简化了企业办证流程。这些新变化和带来的便利有哪些?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。
监管证件联网新动态
从11月1日开始,依据海关总署的统一安排,青岛海关管区的进出口业务中,共涉及46种监管证件,在非特殊情况下,都实现了联网核查。企业今后将能够以无纸化的形式向海关提交相关证件,这样的变动极大地增强了通关的便捷性。过去办理事务总是需要携带大量纸质文件,而现在联网核查的实施,无疑给企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
之前,海关在进出口环节需要核对多达86种监管证件,这些证件分别由19个部门负责。想想看,企业要与这么多部门交涉,确实挺麻烦的。而现在,借助联网核查系统,企业的办事流程变得简单多了。
多部门协作打通数据路
海关总署坚守“取消能取消的,合并能合并的,退出口岸验核能退的退出口岸验核”的原则,借助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平台加大工作力度。海关联合农业农村部、商务部等16个发证部门,成功实现了系统间的对接和数据互通。通过共同努力,这些部门使得数据流动更高效,从而减轻了企业的奔波之苦。
过去,企业需频繁前往现场,向相关部门的办公大厅提交纸质材料。如今,借助数据互联,企业无需再经历这些繁琐流程,只需在家中即可在线完成多项事务,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。
企业办证告别漫长流程
企业过去常需在各部门的办事大厅间奔波,流程冗长,且难以即时掌握审核进度。常常一等就是数日,企业焦急无奈。以申请证件为例,需辗转多个部门,每个部门都需排队等候,因而担心手续可能出错,或导致延误。
如今,企业用户只需登录“单一窗口”官网。在线提交申请,一旦审核通过,电子证书信息便会直接传输至海关。在通关环节,海关可自动进行比对和智能审核,审核结果也会通过“单一窗口”直接反馈给企业。这整个过程就像查询网购物流信息一样便捷、明了。
营商环境改善显著
《2019年营商环境报告》由世界银行发布,报告指出我国在跨境贸易方面的排名从97位一跃升至65位,提升了32个名次。这一显著进步主要得益于“单一窗口”的应用,它显著提高了口岸通关的速度和公开性。借助“单一窗口”,众多流程变得清晰可见,企业也因此对事务有了更明确的把握。
提高口岸通关速度同样减少了跨境贸易所需的时间和费用。企业无需在通关上耗费过多时间和资金,从而能将更多资源用于业务拓展,这对企业壮大发展大有裨益。
青岛海关持续优化举措
青岛海关将持续致力于提升口岸效率并降低费用。他们将精简复杂的程序,削减多余步骤。例如,简化报关单据,使申报过程更加简便。同时,改善通关流程,确保货物能更迅速地通过海关。
他们还将加速关检工作的紧密结合,力求进一步缩短通关所需时间。采取多项策略,致力于构建省时、省力、省费用、省心的一流口岸商业环境,以便企业在青岛海关办理事务更加顺畅。
助力山东开放注入新动力
青岛海关的这些措施对于山东拓宽对外交流渠道具有深远影响。优越的口岸商业环境将吸引众多企业到山东从事进出口贸易。众多企业将把山东视为贸易的关键枢纽,推动山东与国内外其他地区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。
山东有望利用这一优势,构筑对外开放的新高地,从而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。预计未来山东的进出口贸易规模将有所增长,其经济发展前景将更加乐观。
您认为青岛海关的这些措施在哪些地方可以再进行改进?若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,不妨点个赞或转发一下!